醫(yī)院院報
院報第101期——第三版
編者按:本文密切結合我院實際情況,著重談了新技術新項目、特色項目與特色專科的關系,對于科室特色項目的選擇、申報工作有指導意義,特予以刊登,希望對各科室有所啟發(fā)。
談特色項目
在院周會上,院長對于特色項目、新技術新項目談了很多,拳拳之心令人感動。每年年初都整理特色項目,但是每年都不是很理想,記得去年因為整理不符合要求,又重新進行的整理,有些科室報送了十幾個,也有些科室報不出來,就是現(xiàn)在也還有很多人問“哪一年的特色項目”、“是不是新技術新項目”,但到底何謂之特色項目呢?
有些人認為這個問題不需要解釋,糊涂人也明白,何況過了這么多年,為何偏偏現(xiàn)在解釋,我個人認為這個問題必須說清。不說清,“特色項目”就是一種擺設;不說清,“特色項目”就會被人踩在腳底下;不說清,“特色項目”就難以發(fā)揮最大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不說清,新技術新項目也會曇花一現(xiàn)。
特色項目也可以說特色技術,必須具有以下三個特點:1.以診治疑難病為重點,可解決本學科疑難、復雜、危重病癥;2.是對本學科關鍵技術、方法的消化、吸收和創(chuàng)新,最好我院掌握核心技術(自主產(chǎn)權);3.在省市甚至國內外技術合作研究和學術交流中具有參考價值。特色項目不能自賣自夸,眼光局限于井底,必須能拿出手,讓人感覺沂水中心醫(yī)院確實有一套,技術的確高,不是糊弄人。
特色項目是怎樣形成的呢?我們必須分析這個問題,如果回避這個問題,我們就是紙上談兵。我們可一步一步分析,特色項目前身是新技術新項目,而新技術新項目的前身是國際或國內前沿技術,我們還可以再向前推,但是對于某個醫(yī)院來說已足夠,我們就以國際或國內前沿技術為起點來按照正常思維分析。這么多年來,我院新技術新項目基本都是從外邊引進的,都是院長或科主任通過參加學術交流會或學習班得知一些前沿技術信息,感覺可以引進本院開展,然后與對方經(jīng)過一番磋商,征得院長同意后達成協(xié)議,新技術新項目便上馬了,很多時候我們經(jīng)過外來專家一點撥,自己就可以獨立開展,第一年算是新技術新項目,以后隨著開展例數(shù)的增多,技術不斷成熟,便在當?shù)匦纬闪艘环N特色,對于科室來說就是特色項目或特色技術了。
當然這還不是發(fā)展進化的終點,在患者心目中不會形成“特色項目”這個概念的。特色項目主要是對醫(yī)務人員來說的,這個時候患者更關注某個人,同是一個項目,誰做的好,就能形成效應,都會找這個人,即使醫(yī)院不刻意包裝這個人,也會因為患者的宣傳,產(chǎn)生強大的個人效應,在患者口中更多的是這個人多好,而不是這個科室多好。
這個人是不是就是我們所說的學科帶頭人了呢?當然不是,如果這個人沒有被這個效應光環(huán)迷惑,而且醫(yī)院和科室在集體與個人問題上正確處理,以個人帶動科室,形成一個創(chuàng)新團隊,那么才可稱之為學科帶頭人。學科帶頭人不是一成不變的,學科帶頭人的使命就是不斷進行技術創(chuàng)新,如果發(fā)展到這一階段,我們的特色項目就上升到一個新層次,不在附屬某一技術,而成為專業(yè)的特性,這樣的專業(yè)就是特色專科。特色??婆c重點??剖峭粋€概念,只不過在歸屬上略有差別,應該說一個醫(yī)院一旦具備特色???,就如同擁有了王牌,在同行競爭中首先立于不敗之地。
如果我們將這個發(fā)展過程分為新技術新項目、特色項目、特色專科三個階段,一些問題更容易說明,幾年來我們總是在新技術新項目、特色項目上打轉轉,費了很多力氣,但是起色總是不大。我們是否意識到我們工作存在問題呢?正如院周會上張書記在匯報美國學習情況時所說,中國人太注重規(guī)章制度,而美國人注重尋找問題,解決問題。我們確實在規(guī)章制度上花費太多精力,而在執(zhí)行中存在太多的缺憾。有些人不承認,而且可能跳起來跟你急,一個人不可怕,一群人就可怕了,所以到如今也沒有人站出來說我們存在失誤。
我們不是開個人診所,弄幾個花哨轟動一下,也不是在繡花,繡的漂亮掙大錢,而是在做一件踏踏實實的事情,能惠及醫(yī)院后繼職工的事情,能提高醫(yī)院品牌的事情。說這話有點大,有點遠,我們可以分析神經(jīng)外科的磷32內放療,誰都不能否認這是我院的特色,在濟南,在北京,一提磷32治療就說到我們沂水中心醫(yī)院??梢哉f在外界,磷32治療成為我院一個品牌,一個被省級大醫(yī)院認可的品牌,這種價值是不可估量的,但是我們醫(yī)院內部做了什么?如果如此在手的特色技術沒有成為特色項目,如果如此知名的專業(yè)沒有打造成特色???,我們整天呼喊新技術新項目又有何用?
我們對繼承太不熟悉了,反而喜歡另起爐灶創(chuàng)立新門戶。我們不否認有可取之處,但是卻忽視了品牌不是一夜之間形成的,既然我們已樹立起了品牌,為何不去維護,反而去孤立,去重新樹立另一個未知品牌!一反一正就是幾十年,就是幾代人。我們有多少時間證明我們這一代才是超前人,不是靠前人吃飯的?而我們如果證明了,我們又得到了什么,對前人的否定就是對自己的否定,后人同樣會拋棄我們所做的一切,難道這些就是我們所希望的嗎?
我們?yōu)楹蚊磕甓颊硖厣椖?,并不是說科室的特色項目必須年年都要有變化。有些科主任說不出自己科室的特色并不是科室沒有,而是不知道學科怎樣發(fā)展,這是不是有點可悲,這就像一個人失去了個性,他會讓別人記住他嗎?肯定不會。
應該說這種感覺,這種思維確實害了不少人。為了變化科室特色,一些科主任和科室骨干舍近求遠,放棄原來已有成績,去尋找新的亮點,他們認為新技術新項目就是那些前人沒有開展過的,比較時髦的,而一旦他們的項目被醫(yī)院認可,就稱其為特色項目,并就此認為完成任務了,可以再另尋其他新技術新項目了,殊不知他們混淆了新技術新項目和特色項目的關系,更沒有意識到新技術新項目到特色項目需要一個過度,需要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我們不能簡單的重復別人的方法和技術,我們需要滲入我們的特色,我們需要堅持下去,打造特色???,不能大旗剛剛扛起,卻又丟棄。
前面我們提到新技術新項目應有三個特點,我院大部分新技術新項目具備第一個特點,第三個特點有點勉強,第二個特點幾乎沒有。我們習慣拿來主義,這樣快捷、方便、實惠,不用動腦筋,但是我們卻疏忽了這樣的東西既然自己能拿來,別人也照樣能拿去。特色的含義包含了太多的時間因素,我們跟別人比拼技術變成了時間先后的比拼,更可怕的是摻雜了資金實力的比拼,而對于本學科關鍵技術、方法的消化、吸收和創(chuàng)新卻降到了次要地位,核心技術竟被大多數(shù)人認為是一種笑柄,是不值得堅持的東西。我們到底在追求什么?醫(yī)院的核心競爭力到底是什么?
我們整天在喊創(chuàng)建學習型醫(yī)院,但是有多少人真正去做,難道學習就是拿幾本書讀一讀,難道學習就是將別人的技術拿過來給病人治病?有人說我們從小就受這樣的傳統(tǒng)教育,難道有錯?我們說有錯,我們太滿足裝東西了,拿東西了,但是有多少東西真正是自己的?我們通過拿別人的東西來顯示自己有多么積極,創(chuàng)新力有多么強,然而這種行為能帶來什么呢?可能帶來短期效益,但是更多的是我們浮躁的心理,我們會更多渴求別人的東西,而放棄自己擁有的,不再安心漫長的修煉,都想及早成佛,但是成佛又有何用,難道就可以法力無邊嗎?如果真是如此之能,為何別人提起他的名字沒人知道呢?我們想是不是這個人根本就沒有什么神通。
對于“神通”這個問題,在院周會上院長也做了論述,但是力度還是不夠,僅僅在整體上給予了包裝,其內在包裝絕不僅僅在于我們互相吹捧能解決的,還在于我們自身對其的消化和創(chuàng)新,能印上醫(yī)院的特色。
我們不如分析新技術新項目、特色項目、特色專科三者之間的關系。新技術新項目是相對普通診療方法來說的,打破常規(guī),尋找捷徑,取得同樣或更好的治療效果都可謂之“新”。特色項目是新技術新項目在不斷成熟基礎上的一種質變,如果說新技術新項目是直接拿來的,帶有更多的外界特色,那么特色項目就是我們在新技術新項目基礎上結合我們的知識經(jīng)驗,打造的符合我院需要的一種技術方法,帶有更多的我院特色。特色項目不是單純的時間積累,也不是單純的數(shù)量積累,沒有質變是不能稱為特色項目的,只能叫“新”技術。
特色??剖翘厣椖坎粩嘞蚯鞍l(fā)展的更高層次,相對特色項目來說,包含了更多人為因素,隨著特色項目影響不斷擴大,人們更多的將這些信任賦予給某些人或某個人,他們成為特色項目的載體,這些人組成的團隊漸漸成為專業(yè)的代名詞,人們看病的時候逐漸超越了科室界限,而更看重從事這個專業(yè)的團隊,這就是特色專科—— 一個沒有科室界限的??啤?br /> 但是特色??剖欠窬褪墙K點呢?當然不是,醫(yī)學是不斷向前發(fā)展的,特色??埔餐瑯尤绱耍厣珜?仆瑯右泊嬖谛录夹g新項目的問題,不過是更高層次的新技術新項目,它也會繼續(xù)循環(huán)下去,沒有終止,這就是發(fā)展進步。
正是基于上述分析,我們是否可以得出這樣的啟示:
一、已形成的特色要保持住,并且不斷發(fā)展,向特色專科邁進。
二、新技術新項目不能引進來就結束了,不僅要大量開展,還要結合自身優(yōu)勢進行消化、創(chuàng)新,滲入我院特色,打造我院自己的品牌。
三、我們要區(qū)分繼承基礎上的創(chuàng)新和學習別人基礎上的創(chuàng)新,對于前者要著重鼓勵和支持,因為他們是醫(yī)院的基石,他們是醫(yī)院品牌的締造者。 (微微)
上一篇: 院報第101期——第四版
下一篇: 院報第101期——第二版